头部萎缩,二线崛起——动力电池市场格局突变
在新能源汽车的生死角力中,值得称赞的不仅有转型果敢的中国车企,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们更是遥遥领先。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足足占据6席,累计市场份额更是达到68.7%,足见中
在新能源汽车的生死角力中,值得称赞的不仅有转型果敢的中国车企,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们更是遥遥领先。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足足占据6席,累计市场份额更是达到68.7%,足见中
根据2025年4月26日公告: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因其高能量密度及高安全性等特性而备受瞩目。公司专注于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的研发,通过采用快离子导体等创新技术,已实现固态电解质的吨级生产和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
从公布的图片我们看出,平板配有后置摄像头,可实现车辆控制、音乐播放、地图查询、车载应用等应用。目前,方程豹 钛7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预计价格在25-32万元左右,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上市。
很多人以为特斯拉作为美国电动车巨头,电池应该由本土企业把控。但真相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形成了「日韩三元锂+中国磷酸铁锂」的双路线格局。
岚图FREE+花费了四年多时间做好加减法,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不仅外观有所改变,而且搭载全新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可变魔毯底盘和可调空气悬架,在车内空间布局、座椅设计和智能配置等多方面,打造全新驾乘舒适体验。
目前,移动电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刚需,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现在人们对于移动电源的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安全性能最高的电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且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市面上已出现多款以磷酸铁锂为电芯的充电宝。然而,该类型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与传
尽管依靠堆电池容量来提升续航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却能解决当下用户续航焦虑的燃眉之急。尽管提升充电效率才是去除续航焦虑的有效方案,但还是必须要依靠长续航作为根基,从而减少充电次数。
说特斯拉和韩国的 LGES( LG 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签了一个 43 亿美元的电池肥单,相当于人民币 303.2 亿元。
说特斯拉和韩国的 LGES( LG 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签了一个 43 亿美元的电池肥单,相当于人民币 303.2 亿元。
6月,东风集团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奕派科技”)。一个月后的8月1日,东风汽车举行了重要的战略发布会。
一边是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持续爆单,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德方纳米积极推动海外产能落地;一边是跨界企业暂停、延迟、终止磷酸铁锂项目,其中磷化工企业惠云钛业、金浦钛业、中核钛白、川金诺更是集体“止步”。
2022年3月,一场史诗级的伦镍逼空大战曾一度让镍在全世界声名远扬,然而随后整个行业便陷入无休止的下行周期,但如果把目光聚焦五年之后,情况将完全不同。
“目前都是未知的,首款车型和参数都不是官方报道”,近日比亚迪对“固态电池将搭载海豹车型”、“能量密度达 400Wh/kg、充电 12 分钟可行驶 1500 公里”等传闻做出了不实信息的回应。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5Q1中国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达74.6万吨,同比增长88.9%,增长原因主要为动力领域和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出货持续增长。
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新能源车凭借其节能、环保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在众多新能源车型里,广汽埃安推出的AION UT,补贴以后以其6万左右的落地价和420续航里程,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它究竟表现如何,是否值得购买?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思皓 E50A 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它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出色的实力,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都能为用户带来舒适、便捷且环保的出行体验。
近日,江西省乐安县人民政府发布了江西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回收生产线改扩建及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这一举措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2021年6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反超三元锂电池,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选择。此后开启神挡杀神的开挂人生,份额一路提高到72%,重回十年前的巅峰水平。
资料显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柯井社300号之一,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材料,产品覆盖钴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全系列,广泛应用于3C数码、车载动力及储能领域,其中钴酸锂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拥有100多
近日,阿维塔发布6月购车权益,用户在2025年6月3日-6月30日期间订购阿维塔06、阿维塔07、阿维塔11、阿维塔12等车型,可享受定金膨胀、ADS高阶功能包等额抵扣、配置升级、选装基金、0息购车金融等政策。